3.培育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储能、新能源汽车、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大数据中心等绿色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加快风光火储互补、先进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效光伏设备、高端风电设备、智能电网装备;加速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风光电制氢,依托焦化、化工副产气体低成本制氢。新材料产业聚焦铁基、碳基、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等领域,重点发展先进金属材料、钒钛新材料、碳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等。储能产业探索开展相变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储热、储冷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承德钒储能以及保定镍氢、锂电混储数智能源系统项目示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完善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产业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打造保定全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绿色大数据中心发展高密度集成高效电子信息设备、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机柜模块化等节能装备,推进张家口绿色数据产业中心建设。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不超过1.3,到2025年,绿色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4,打造一批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
专栏1:“四个一批”推进工程
以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平台,以区外工业企业为主体,推动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进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做优做强一批,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有效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到2021年底,“淘汰关停一批”企业依法依规全部完成、动态清零;“搬迁入园进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做优做强一批”企业全部启动;到2022年底,企业“搬迁入园进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做优做强一批”完成50%以上;到2023年底,企业“搬迁入园进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做优做强一批”基本完成,到2025年,“四个一批”工程全面完成。
专栏2:“千企绿色改造”工程
实施“千企绿色改造”工程,综合考虑能耗排放总量和强度,筛选确定1000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建立“千企绿色改造”项目库,对入库项目组织“工业诊所”、节能诊断服务机构,提供“一对一”入户诊断服务以及“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技改方案,明确预期目标、技术路线、推进步骤、改造期限等,瞄准低碳与碳排放、节能和能效提升、节水和水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创建一批能效、水效标杆企业。到2025年,实施重点绿色化改造项目1000项以上。